汉语孟津方言的“Vp 走”式祈使句

发布者:唐美发布时间:2017-10-17浏览次数:82

作者:

彭兰玉,王萌萌

PDF下载

工作单位:

湖南大学,中国

期数:

2017年第5卷第1期(总第6期)

页码:

122-133

出版日期:

2017-10-17

摘要:

汉语孟津方言中,“Vp 走”式祈使句是一个常用句式,有六种常用的结构形式,基本式为“去(Np)Vp 走”式,其中“走”为边缘化的趋向动词。“Vp 走”式祈使 句的使用有较强的权势因素,经常发生在上对下的关系中,且口语色彩较强,在交际 双方关系亲昵的情况下,权势因素可以例外。由于中国古代政治辖区的划分以及人口迁徙的影响,“Vp 走”式祈使句分布广泛,该句式是由两个祈使句合并弱化而成。

关键词:

孟津方言,趋向动词,祈使语气,人口迁徙,合并弱化

文章编号:

doi: 10.26478/ja2017.5.6.7

参考文献:

贺巍.1989.获嘉方言研究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. 
李莺.2006.中宁话的“走”字句[D].华中师范大学,博士学位论文. 
李永芳、周楠.2004.明初洪洞移民在河南的历史考察[J].商丘师范学院学报,4:83-87. 
刘俐李.1993.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[J].方言,4:265-274. 
陆俭明.2013.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(第四版)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. 
彭兰玉、张登岐.2013.现代汉语(第二版)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.  
裴泽仁.1990.明代流民与豫西方言——河南方言的形成(二)[J].中州学刊,4:92-95. 
乔新华.2007.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[J].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3:50-58. 
邵敬敏.2000.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. 
胡裕树、范晓.1993.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[J].语言教学与研究,2:4-21. 
柯理思、刘淑学.2001.河北冀州方言“拿不了走”一类的格式[J].中国语文,5:428-438. 
孙立新.2007.户县方言的趋向动词[J].唐都学刊,3:104-108. 
王临惠.1998.临猗方言中“走”的语法特点[J].语文研究,1:59-61. 
王临惠、张维佳.2005.论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归属[J].方言,4:372-378. 
夏俐萍.2004.湖南方言中的“走”字句[J].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6:41-42. 
邢向东.2014.西北方言重点调查研究刍议——以甘宁青新四省区为主[J].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5:122-134+178. 
杨安祥.1986.洪洞古大槐树处移民分布考证[J].山西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:84-87. 
杨彦宝.2015.汉语方言名词后缀“子”“儿”的地理分布差异分析[J].河南科技学院学报, 7:44-47. 
张安生.2008.宁夏境内的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[J].方言,3:216-223. 
张成材.1984.青海省汉语方言的分区[J].方言,3:186-196. 

张盛裕、张成材.1986.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(稿)[J].方言,2:93-105. 

张洋、田云华.2014.哈密方言“走”字句[J].语言与翻译,2:18-21+32.

赵变亲.2015.山西襄汾方言中“走”的趋向用法[J].中国语文,5:397-401. 


  • 2022年第2期(总第17期)已出刊。
  • 《Macrolinguistics》(宏观语言学)(ISSN 1934-5755; e-ISSN 2473-6376)是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主办、...
  • 1. 论文应为原创。本期刊使用iThenticate对投稿论文进行查重,编辑部将评估重...
  • 1. 本刊的同行评议依序包含三个环节:初审(技术查重、判断来稿方向和基本质量),外审(采用双...
  • The Learned Press, 9 East 37th Street, Suite: WL, New York, NY 10016, U.S.APhone: 646-831-...

友情链接: